12月11日,“第三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暨IEEE PES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(中国)成立大会”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。大会以“汇聚国际科研创新智慧、共谋学术生态高质发展”为主题,采取“线下+线上”“主场+分会场”形式进行,力求通过搭建科研学术资源共享平台,以全球视野研究探讨科技创新学术最新动态和趋势,推进国际科技学术合作发展,开启年度学术共享盛宴。4大院士领衔,国内外近百所高校、科研院所的5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羊城,更有近20000人次通过艾思科蓝平台直播“云参会”,观看大会的实况。
本届大会由IEEE PES中国区委员会、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IEEE PES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(中国)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、广州工程师学会、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、广东先进智造研究院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、重庆大学、大连交通大学、重庆交通大学、粤港空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、粤港澳大湾区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、广东省计算机学会、AEIC学术交流中心等多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主办,艾思科蓝承办。
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调研员程志鹏,IEEE PES中国区副主席兼秘书长、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一级领军技术专家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怿宁分别上台致辞。
由IEEE总会2022年主席(弗吉尼亚理工大学)Saifur Rahman领衔,IEEE PES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(美国)主席(美国密歇根大学)Johanna Mathieu,候任主席(美国PJM公司)陈红,IEEE Fellow、美国工程院院士Jay Giri,IEEE Fellow(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)董朝阳组成的5人主席团通过视频发表祝贺致辞。
四大院士领衔主讲百名教授同台论道,最新科技创新观点精彩纷呈
大会主会场,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教授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教授,通过直播形式,分别作了“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储能”、“实现‘双碳’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”主题报告,分析电力能源的趋势发展,攻克电力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。
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刘焕彬教授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教授,出席大会现场,分别就“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的基本逻辑与技术”,“工程监控与诊断的自主学习”,从智能制造、工程设计等多个维度,探讨科学研究的创新应用与价值创造。
院士们的报告将最新、最前沿的科技创新学术成果一一展现,“最强大脑”引领作用强劲,碰撞出灿烂的学术火花,百花齐放,受到社会各界和全球同行的热切关注,激励科研人员进行更深入的探索。
(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教授-线上、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教授、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刘焕彬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教授-线上,进行依次报告)
本次大会设置十三个分会场,采用主题报告、专家点评、现场提问、自由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交流研讨,同时开展在线直播,分别聚焦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疗、能源电力等热门领域的学术创新成果和最新进展,为专家学者们搭建起一个高起点、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,共享最新科研成果、前沿技术和学术经验、学术之乐,共同探讨热点、难点问题,共话各领域创新成果和发展态势,激荡头脑风暴,分享学术成果,了解学术最新发展趋势,拓宽研究思路,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。
使命担当,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再添新力量
大会隆重举行IEEE PES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(中国区)技术委员会成立仪式,现场诸位专家学者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。IEEE PES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委员会的使命是,搭建行业学术交流平台,助力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,推动该技术在中国的稳健有力发展和国际化进程。
该技术委员会的组建,不仅是IEEE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,也是本届大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推动电力与能源国际学术交流的一大重要举措,旨在推动新时代能源发展、推进中外电力能源的研讨交流,为全球智慧楼宇、负载和客户系统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撑。
科研学术服务品牌强强合作,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
本届大会就科研项目攻关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多项战略合作,IEEE PES SBLC(中国)与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、艾思科蓝与百度学术分别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。多方战略合作,凝聚合力,携手推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,赋能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。
大会还对具有学术创新视野和合作精神的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协会、专家学者和学术服务平台,分别颁发了“最佳合作单位奖”、“优秀学术服务机构”、“突出贡献奖”3大奖项。
据悉,作为广州市“国际学术会议之都”建设项目,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已成功举办两届,努力践行“科研领域的连接者”使命初心,成为凝聚高端智力、扩大学术交流、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,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品牌形象不断提升。本届大会聚焦科技创新学术最新成果,以学术交流为载体,通过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,搭建了一个多学科、综合性、开放式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,有利于形成国际学术活动规模效应,扩大国际学术交流,构建一流学术创新生态圈,促进学术生态高质量发展。